獅子舞起來,鑼鼓擂起來,高蹺踩起來,竹馬跑起來,秧歌扭起來……2月12日,“國家歷史文化名城”山西省新絳縣舉辦“絳州古城中國年”2025春節社火展演,29個節目輪番上演,呈上一場歡樂祥和的視聽盛宴。
舞出喜慶,舞啟新程。陸浩辰 攝
社火表演是中國古老的民間藝術形式之一。新絳縣歷史文化底蘊深厚,該縣南范莊金墓中出土的一組磚雕,就有樂舞社火表演場景。12日當天4個社火展演團隊,分別為新絳縣文化館文化志愿者團隊和古交鎮、泉掌鎮和橫橋鎮。
10時許,展演在新絳縣文化館文化志愿者團隊的精彩表演中拉開序幕。這些來自各行各業的志愿者,用歌舞傳遞新春祝福,現場充滿了濃濃的年味。
古交鎮北王馬村的百人鑼鼓聲響震天,每一個鼓點都承載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祈愿;古交村的歡欣鼓舞表演隊,舞者的舞步與鼓點融合,訴說著對生活的熱愛;王村舞獅隊的表演驚險又逗趣,獅子的每一個動作都兼具勇猛與憨態。
“(古交鎮)周流村的百人軍鼓表演氣勢恢宏,仿佛讓人穿越回古代戰場。三林鎮村的舞龍表演,中蘇村的抬閣表演,都能讓人體會到古韻的魅力。”來自稷山縣的林先生感言,一大早從稷山縣專程趕到新絳縣,不虛此行。
踩著高蹺抬大轎。向上 攝
泉掌鎮展演的9個節目中,由光馬村和新莊村組成的跑竹馬隊伍,在民族吹打樂器的配合下,馳騁跳躍,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,觀眾紛紛舉起手機拍攝。
“太逼真了,明明就是一個人在表演,看起來真的就像兩個小鬼在摔跤。”又一次引起觀眾興趣的節目是“二鬼摔跤”。該節目由一人背馱二鬼(傀儡道具)進行表演,表演者在道具圍子的隱藏下,以雙臂雙腿模擬二人摔跤動作,通過掄、轉、滾、翻、摔、掃、踢等套路進行表演,動作逼真,極具動感。
“好久沒有感受這種喜慶氛圍了。”北京游客馬先生說,“新絳縣不愧為‘國家歷史文化名城’,社火展演讓我體會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。很多節目都充滿了歷史的厚重感和藝術的魅力。”
氣勢磅礴的馬拉鼓車表演。向上 攝
13時許,萬眾期待的壓軸節目《馬拉鼓車》終于到來。30匹騾馬拉著大鼓車,車下的人把長鞭甩得“叭叭”直響,車上的人圍著特號大鼓演奏。
“馬拉鼓車起源于唐代,實為馬拉戰鼓車,用于行軍作戰、鼓舞士氣,后演變成為民間社火表演。”表演者介紹,特號大鼓載于馬車首尾兩端,演奏多用鼓邊和鼓槌,形式粗獷質樸、格調熱烈,有著鮮明的北方鑼鼓特色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,是我國民間音樂藝術寶庫中的珍貴遺產。
“這才是元宵節的本真氛圍。”來自山西太原的牛女士說,看著這些精彩表演,古韻和傳統年味一下子就把她包圍了,就盼著往后日子也能像今天這樣熱熱鬧鬧、紅紅火火。(完)
關鍵詞: 珠穆朗瑪峰上有動物嗎 銀杏樹上的白果